上次去古根漢美術館時真的被眾多的觀光客嚇到,所以這次選了一個冷門但是很有看頭的美術館。
如果你喜歡當代藝術的話,這絕對是很好的選擇。
遠遠的看這棟建築其實很吸引人,回去查了一下,才知道原來是由日本建築師-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所設計的。難怪阿~
靜靜地看了一會兒,才發現他是用錄影,將自己的內心及表象的想法分開錄製後,在交疊起來。形成對比或是衝突的對話。
下到三樓,一出電梯就被這巨型版畫震懾,這一系列都是Jim Shaw的The end is here。
他的畫讓你看的似懂非懂,因為大多數的靈感都是來自於他自己的夢境。
你或許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,例如他諷刺政客的無知,或是歷史事件的愚昧,都可以從他畫中隱約感受到。
他的畫很有趣的地方是他不用單一一種畫法來完成,他結合噴槍及油彩,將肖像畫,歷史畫,還有抽象畫的畫風融合在一起。
漫畫式的誇張手法,也讓觀眾不自覺得陷進去。
帶著小丑帽,滿臉橫肉的政客。
彈簧人,在夢境中撒野。
心滿意足的看完三樓的展區,前進二樓。
又是一種只有日本建築師才設計出來了的光影手法。
讓人不由自主的變成風景裡的一部分。
這其實是我很喜歡的一個系列,不像以往展出貴到爆炸的作品,Jim Shaw這個Thrift Shop系列,顧名思義就是到舊物店蒐集這些無名畫作。
雖然技巧不夠純熟,但是每件作品都是一樣的精彩及附有深度。
表面的價值真的這麼重要嗎?
讓我又重新思考了一次。
天阿 Barbara Rossi 的Poor Traits真的是太可愛了~
這系列都是翻轉畫來著。就是先將顏料勾勒出線條,再大面積上色,再將整個樹脂透明板整個翻轉,背面再用顏料點綴出一顆顆可愛的小圓點。
雖然他也是抽象畫,但是感覺有種像扭曲的卡通人物,有種粉嫩的俏皮感。
如果你靠近一點看,你會發現色塊上有許多凸起小點,那些小點點與背景色呈現對比,像是浮出表面般,有種想觸摸它的衝動,哈哈哈。
Barbara 為了講求細緻,通常要花好幾個禮拜來把這些點點 點上去,真是辛苦她了。
我真的很喜歡它的配色,這是她1972的作品,但是為什麼他用的都是今年流行的顏色,石英粉、芥末黃、天藍色混上灰色。藝術家難道都未卜先知?
我覺得Jim Shaw一定是個很幽默的人,這兩個小小人是在他畫中的一隅,不仔細看還不會發現。
他們的對話正說明了藝術家們的苦衷。
到底要趨於現實的市場需求,還是該保有自己對藝術的堅持呢?
超人飛去哪?
飛到鑰匙孔內,
飛到你的心房裡,
飛去找愛。
猜猜這是哪? 看到旁邊提示的垃圾桶應該知道,這是New Museum 的廁所~~
哪有這麼美的廁所,灰階的花朵配上灰藍色的馬賽克磁磚,這面牆大概花了不少錢。
走進一點看你就會發現每塊磁磚都是不同顏色的黑灰白,感覺每塊磁磚都是訂製的,顏色優雅低調。
讓人尿尿都忍不住尿小聲一點。
最後這張是我看到 噗哧 一笑的作品,一樣來自Jim Shaw.
從這張作品就可以看到他扎實的素描功力,深淺濃淡著墨得宜。
在這張畫中一樣能看到他可貴的幽默感,在紐約,人們是不是就跟猩猩一樣,一根香蕉、一本紐約時代報紙,就開始無奈又原始的一天。
New Museum雖然不大,但是因為整棟都是展當代藝術,所以如果喜歡當代藝術作品的朋友一定值得造訪,而且地下一樓是有名的影音展區,雖然這次沒有作品展出,但是有機會記得一定要下去看看歐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